沒資源的大學生創業怎樣勝出

By | 2016-07-26

沒資源的大學生創業怎樣勝出

 

自從國家大力推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之後,很多年輕人在傳統升學、畢業工作后,發現了一條新的道路——創業,但他們並不知道如何創業。在2016年全國大學生創業實訓營上,資深創業教育專家和頂尖風投機構大佬為年輕人傳授創業之道。

大學生創業關鍵看什麼

在溫州大學創業人才培養學院副院長施永川看來,「創」可以分解成兩邊,「倉」代表著資源、人脈、場地、技術、團隊,另一邊立刀則代表著風險。「創」很好地闡釋了創業需要資源,更需要有克服各種艱難險阻的決心。

這正是號稱世界創業學之父蒂蒙斯提出的,創業模型的三要素即商機、資源、團隊。對於初出茅廬的大學生來說,哪一個佔優勢?

顯而易見,大學生創業在資源方面並不佔優勢。有些人極端的觀點是「鼓勵大學生創業就是把大學生往火坑裡推,因為100個大學生當中可能有1個學生創業,100個創業的學生當中可能有1個人成功,這個成功的幾率可能萬分之一」。施永川稱,現實上可能會稍許樂觀一點,可這也說明大學生涉世未深,創業沒有資源,沒有人脈,沒有錢,就連向銀行貸款都需要抵押物。

解決資源的問題,溫州大學像很多高校一樣,儘力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條件。例如,溫州大學舉辦了創業精英班,學生只要進入這個班,就可以向銀行無息貸款10萬元,不需要抵押物。

也有人認為大學生創業最關鍵的是團隊,和「睡在上鋪的兄弟」一起創業,彼此知根知底。但是這面臨著團隊結構過於單一的問題,當公司發展后還需要雇傭職業經理人等,處理各種商業問題,大學生創業「聚得快,散得也快」。

施永川認為:「大學生創業最關鍵的是創意」,這是創業的基礎。在「互聯網+」的時代,傳統集市+互聯網變成了淘寶,傳統的百貨商場+互聯網變成京東,傳統的紅娘+互聯網變成世紀佳緣等相親網站,傳統的銀行、交通、媒體等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溫州大學,就有一個學生通過「互聯網+」解決校園快遞「最後一公里」的真實案例。校園內的快遞很多時候並不送到寢室或教室內,一個大學生團隊發現商機,在公號上推出服務「十塊錢幫你拿一個學期快遞」,一個月積累了兩萬粉絲。人氣旺但面臨著高昂的人力成本,可伴隨快遞同時還銷售水之類的產品,購買率很高,還讓同路線的學生有償幫忙送快遞。這個項目最終得到了風投機構的投資。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創業教育中心常務副主任魏拴成認為,創業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識別和發現機會,從而創造商業價值。「好的機會」是有需求的,讓有購買能力的人有購買的慾望,這就是商業價值。大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創新,在市場上找到機會。

北大縱橫股東副總裁、縱橫資本投資公司股東合伙人熊浩也曾是大學生創業者中的一員。大學時,他不僅在學校里擺地攤,還在團委老師的帶領下,到別人不願去的礦山裡去銷售一些生活用品。

「創業和就業並不矛盾。」熊浩認為,無論畢業時做什麼職業選擇,心裏埋下「創業的種子」非常重要,即便你在工作中也會換位思考老闆的選擇,創業成為老闆也能體會僱員的辛苦。

在創業選拔人才時,東北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賈建鋒認為,最關鍵的是「價值體系」,即一個人對世界、工作、人際關係的看法。尤其是初創企業,任務緊、壓力大,常常會加班。如果員工不能很好地理解加班,賈建鋒不建議錄用,因為員工內心覺得和這家公司的文化不匹配,積累久了會爆發,會影響整個團隊。

賈建鋒建議,創業團隊在招人時多找「即產即用型」的,來了就可以幹活,因為創業的初期沒有很多的時間、資源和精力培養人才。

創業怎麼找到投資

真正創業后,創業者面臨的一個常見問題是「如何找到投資」。目前大部分創業者偏草根,創業中需要資本的介入以獲得資金和資源發展公司,也有些公司自我造血能力比較強,不需要外部的融資,不經歷資本市場的洗禮也可能會非常成功。

具有豐富投資經驗的水木資本合伙人王弘業介紹,一般創業公司的融資會經歷種子/天使輪融資、Pre-A輪/A輪、B輪、C輪、IPO的過程。

接受過水木資本投資的創業者Josh正是如此,他在美國攻讀博士期間看到了自己研究方向的商業價值決定回國創業,快速組建團隊並且開始研發產品。在研發產品中他開始尋找投資人,首先通過家人和朋友的介紹找到一位早期天使投資人,拿到幾百萬元的投資后加快研發,並和大型公司簽署合作協議。為加速公司的發展,他繼續尋找投資,接觸大型投資機構,參加項目路演等。

王弘業從Josh的經歷介紹了怎樣尋找投資人「最有效」。尋找投資人的方式分為三種:自己去找投資人、等投資人找上、投資人幫忙找投資人。

他認為,創業者在投遞BP(商業計劃書)的時候如果給知名機構很容易石沉大海,如果給一些新創的投資機構可能機會較大;如果直接找到投資人需要得到私人郵箱或聯繫方式難度很大,不如在創投活動或創業咖啡廳中找到投資人;如果是熟人引薦,可以請靠譜的朋友推薦,可以增添信用背書,例如校友推薦,也可以找知名的FA(幫助創業者和資本搭橋的機構)推薦,例如小飯桌,但不正規的FA很有風險。

另一種方式是參加路演活動。王弘業說,路演活動主要是線下的沙龍活動,有多位投資人參加,創業者需要準備好BP,在短時間內向投資人闡述清楚商業模式和投資亮點。王弘業說:「傳統的BP可能是一個幾十頁長的word詳細描述自己的商業模式,現在的投資機構所謂的BP就是一個PPT形式的,然後可以非常簡潔明了地了解到商業模式。」創業者也可以選擇入駐孵化平台,例如氪空間、3W孵化器,或尋求媒體、平台報導,獲得關注度。

在找到投資后,王弘業認為,要著重打造自我品牌,維護投資者關係。創業者的第一要務是找到一個非常靠譜的團隊,如果是技術核心的創業公司,最重要的其實還是打造自己的技術團隊,並且一定要注意技術團隊的穩定性。假如,一個創業公司CTO突然因為身體不太好而退出創業,對公司是根本性的打擊。

「天使輪的投資人基本看兩點,一是創業者本身靠譜不靠譜,另外就是商業模式可不可行(或者是技術有沒有商業價值),這兩者決定了天使投資人是否願意推進這個項目。」王弘業說,因為天使投資不同於後面的投資是看數據和財務的,完全是根據創業者給錢。此外,如果創業者有豐富的資源也是容易被看好的,但並不會作為非常核心的指標。在維護投資者關係上,資本方進駐后肯定希望項目成長,通過IPO退出賺取不錯的收益,創業者也同樣希望通過上市獲取金錢和成功,是雙贏的過程。

要有護城河 記得時刻有風險

天弘基金股權投資部總經理楊永民告訴了創業者幾個必備的條件:一是團隊要有足夠強的競爭力,不要有短板,要有足夠強的應變能力;二是創業過程中別總以為自己的東西是獨一無二的,要具有強大的研究能力,認真研究競品(有競爭力的產品)。

「創業一定要保證速度,一定要使整個團隊保持一種亢奮的狀態。」楊永民說,如果你的員工沒事兒上淘寶、聽音樂,那說明你沒有讓他處於一個相對滿負荷的狀態,這個時候他肯定會想別的。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跑得更快就有成功的可能。

另一點尤為關鍵的是創業者的「護城河」,楊永民認為這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例如技術團隊的技術、商業模式的設計,創業者要時刻思考自己能在市場上領先多長時間,公司核心是什麼,有沒有將核心做強。

王弘業著重提到了創業的風險,創業者有可能會遇到的風險包括投資風險、融資風險和財務風險。項目本身可能會遇到商業模式不成立,團隊出現問題等,融資中可能遇到不靠譜的投資人或FA,或被競爭對手抄襲,尤其在參加路演時,可以採取的方式是簽署保密協議。

「也有一些投資人騙子會欺騙創業者。」王弘業提到了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個創業者在資本寒冬時遇到一家投資機構,投資人異常熱情和大方,這引起了創業者的懷疑,后調查發現這個公司根本不存在。所以,投資公司會對創業者做調查,創業者也要對投資機構反向調查。

在創業團隊人才管理方面,賈建鋒認為要根據現在表現和未來潛力將員工分類,要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認真思考為什麼有些員工沒有發揮出潛力。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陳璐來源:中國青年報(2016年07月26日T03版)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